鼻涕虫从哪里爬出来的 鼻涕虫是怎么长出来的
说到鼻涕虫很多人都一脸惆怅了,明明在办公室里自己养的小植物居然有鼻涕虫爬出来,这是不是非常奇怪呢,当然如果你知道一些常识就不会感到奇怪了,因为这鼻涕虫是在你养植物的土壤里长出来的,因为你土壤里有鼻涕虫的卵蛋,说到这里应该你懂很多了。下面就细细来了解一下鼻涕虫的那些事儿吧!
蛞蝓,拉丁学名为Agriolimaxagrestis Linnaeus,别名水蜒蚰、鼻涕虫,属腹足纲,柄眼目,蛞蝓科。国内见于各省。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福建和新疆等烟区发生普遍。蛞蝓取食广泛,主要吃婆芋、烟草、面包树、雀榕、血桐、蟛蜞菊、双花蟛蜞菊、蔬菜、蘑菇球根、蘑菇等植物、真菌及其果实等。
形态特征鼻涕虫
蛞蝓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~60 mm,体宽4~6mm;内壳长4 mm,宽2.3mm。长梭型,柔软、光滑而无外壳,体表暗黑色、暗灰色、黄白色或灰红色。触角2对,暗黑色,下边一对短,约1羊羔疯发作的治疗方法 mm,称前触角,有感觉作用;上边一对长约4mm,称后触角,端部具眼。口腔内有角质齿舌。体背前端具外套膜,为体长的1/3,边缘卷起,其内有退化的贝壳(即盾板),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,即生长线。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。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,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。崎钝。粘液无色。在右触角后方约2 mm处为生殖孔。
卵椭圆形,韧而富有弹性,直径2~2.5 mm。白色透明可见卵核,近孵化时色变深。
蛞蝓初孵幼虫体长2~2.5mm,淡褐色;体形同成体。
形态特征像没有壳的蜗牛.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-60mm,体宽4-6mm;内壳长4mm,宽2.3mm。长梭型,柔软、光滑而无外壳,体表暗黑色、暗灰色、黄白色或灰红色。
蛞蝓成虫
识别要点
蛞蝓成虫长梭型,柔软、光滑而无外壳,体表暗黑色、暗灰色、黄白色或灰红色。触角2对,暗黑色,上长下短。口腔内有角质齿舌。
为害特点
蛞蝓在烟草子叶期危害,造成缺苗;苗期危害,叶片出现孔洞,严重时吃掉生长点;在团棵期及其后期危害,使烟株下部叶片出现孔洞。
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
蛞蝓在浙东沿海一代年发生1~3代,一般2代,云南玉溪室内饲养时年发生2~6代,湖北丹阳1~2代,黑龙江大庆温室内2~3代。以各虫态在植物根际、土壤缝隙等处越冬,入土深度一般15~20 cm。越冬期间如天气温暖,仍会爬出活动。癫痫病的具体预防措施各地一般都有春秋两个发生盛期。春季日均气温升至10~12℃以上时(南方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)开始活动,越冬幼体发育为成体。20℃时进入活动、取食、交配、产卵盛期。7、8月日均温30℃以上时,潜伏于阴凉湿润的土壤缝隙、植物根际等场所越夏。9月下旬气温降至24℃以下时,又开始活动,10~11月是第二个取食、产卵盛期。
成、幼体喜湿、昆明治疗癫痫的价格是多少怕热、畏光,多生活在阴暗、潮湿、腐殖质丰富的地方。对香、甜、腥味有趋性。有自残性。耐饥力较强,但与温度、湿度关系密切,例如气温9.9℃时,湿土中耐饥时间长达130d,干土中只能生存2d。22.5℃以上时,不论干土、湿土,只能耐饥7d。
一天内有两个活动高峰,一般在傍晚18时开始出土觅食、交配、产卵,19~21时达到高峰。午夜后活动减弱,凌晨4~5时是第二个活动高峰,6时后入土潜伏。春季遇阴雨天会全天活动。
一般是异体交配授精,也有自体授精并发育正常的。交配一般在黄昏、夜间进行。卵产于潮湿、疏松距土表2~10 cm的土层中。产卵前期4~74d,一般约30 d。多次产卵。双体交配繁殖者的产卵期为167d,单体176 d。产卵量一般为155~240粒/头,多者达426粒/头。双体交配繁殖者的产卵量平均208/头。
卵发育至成贝性成熟并开始产卵的历期为39~297 d,平均161.6d,至死亡时为145~375 d,平均266.5d。
蛞蝓活动温区为0~25℃,最适温区为15~25℃,高于25℃或低于15℃时活动减弱,30℃以上时多数死亡,-6~ -5℃可存活24h。5℃以下卵不孵化,-11℃下2 d即死亡。对低温的耐力高于高温癫痫诊断方法,越夏死亡率常比越冬死亡率高1~3倍。温度还影响蛞蝓的产卵和发育历期。
蛞蝓虫体和卵不耐干燥。空气干燥、土壤缺水时,卵不能孵化。暴露于干燥空气中时卵会很快爆裂。最适于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量为20%~30%,含水量10%~15%时大量死亡,但含水量超过40%时生长受抑制,死亡率也高。
防治方法鼻涕虫
1、农业防治:选择向阳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作苗床;傍晚在苗床散放白菜叶或甘蓝叶进行诱捕,清晨检查捕杀;苗床周围撒上生石灰,阻止蛞蝓侵入危害。
2、化学防治:危害初期,每由可用6%蜜达颗粒剂470~670克/亩进行撒施,只可施用一次,防治效果较好:或向苗床或烟田的土埂上洒茶枯液进行触杀(茶枯粉1kg兑水10kg煮沸半小时,揉撮过筛后取澄清液,再兑水60kg拌匀)。也可用70~100倍的氨水,于晚上撒于烟株附近;或用灭蛭灵800~1000倍液喷施防治。